第481章 发展中的大唐 (第2/2页)
彼时的李承乾,正被繁忙的政务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坐在堆满奏折的龙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折上圈圈点点。
大唐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他和内阁大臣们正全力筹备科举事宜。
如今的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与完善,已基本实现了公平公正。
为了给更多人提供上升的通道,李承乾不仅重视科举这一传统的入仕途径,还对大唐各地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将学院分为启蒙班、小学、中学和大学,学制分别为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和三年大学。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不同的专业。
在李承乾看来,天下并非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走,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各类人才,为大唐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为这些改革,李承乾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如今的科举与以往大不相同,男女都有了上学的机会,那么在科举考试的安排上,自然要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确保公平公正。
教育,现在成为了大唐当下的头等大事。
除了教育改革,还有诸多繁杂事务等着李承乾去处理。
火车站需要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经济发展也不能松懈,各行各业都有待进一步繁荣。
造船业同样至关重要,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蒸汽船的研究迫在眉睫。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当务之急,每一项都关系着大唐的未来。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中,资金问题依旧是最大的难题。
想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万万不行的。
这一年,大唐的财政支出急剧增加,户部尚书李炜和吝大福整日愁眉苦脸,感觉自己都快被榨干了。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他不得不拼命想办法开源节流,银子的发放也到了极限,甚至开始出现贬值的迹象。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从倭岛开采出来的银子,也不能无节制地流入大唐,否则将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好在,随着大唐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再也没有人会把钱埋在地下藏着,大家都纷纷选择把钱存入银行。
只需要一点点利息,就能让自己的财富安稳无忧,这使得大唐的银钱流通率大大提高,经济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尽管李承乾被这千头万绪的事务缠身,成为了整个庞大国家机器运转中最忙碌的那一个,但在看到程咬金的密信后,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和齐先生交代了一声,然后匆匆坐上了前往咸阳的火车。
此刻的李世民,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