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婚礼摄像 (第2/2页)
屯里就是这样,大伙儿都没钱。要是青年穷的没根富没苗,这孩子干得一手巧活,将来有日子过。闺女也是相信母亲的,服从安排。李居安和林梅是自由恋爱,更是稳定。
要是碰上相貌欠佳脑子混沌的,父母充分挖掘家庭资源,只好“换亲”,顾点面子的避免直截了当。一般是三家联手,彼此制约,捣弯子换亲。但换亲的风险很大,往往三家统一行动,择好日子在同一天举行仪式,彼此之间娶来嫁去,热闹非凡。
当年陈家寡妇就是这般,主动迎合大支工作,为了娘家延续烟火,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忍疼割爱放弃自己的心上人,捏鼻子吃苦瓜给自家哥哥弟弟换亲。但陈家寡妇实在没瞧上第一任丈夫,倒是瞧上了当时的老陶。后来她家男人死了,她才能跟着老陶过日子。
在后世,这些都渐渐消失,自由恋爱才是后世的主要结婚渠道。
就像李居安后世一道经商的张迎年。张迎年当初看爱情小书,一看,把握不住,初中时候就带跑屯里的嫂子。后来他生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城里念书后,初中又带跑了女同学。张迎年才40岁不到,后世就抱上了大头孙子。外人一道经商的,还以为他来了个二胎。
订亲成了,可以拍婚纱照。在那片辽阔而质朴的东北大地上,弓棚子镇如同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珍珠,静静地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之间。镇子虽小,却拥有着它独有的韵味与温情,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街。
一条紧挨着热闹非凡的市场,每日里人声鼎沸,各式摊位琳琅满目,是镇上居民生活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而另一条,则悠然地延伸向远方,与503公路相接,仿佛是连接着小镇与外界的一条隐形纽带,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在这条承载着希望的503公路道北,有一处不起眼却充满故事的地方,万礼影像。
直到前年,这个小小的门面才如同春日里的一抹新绿,悄然绽放在这个宁静的镇子上。它的出现,不仅为弓棚子镇增添了一抹现代的气息,更成为了许多人幸福记忆的起点。
在万礼影像,婚纱摄影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它更像是一种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店面的大小从不是吸引顾客的关键,真正让万礼影像声名远扬的,是那些年间,通过熟人间的口耳相传,积累下来的宝贵“口碑”。
这份口碑,让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镇外的一处简陋却温馨的小院里。
每当镇上有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无论是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总能看到一位新郎或是新娘,满怀期待地骑着自行车,穿越三四里地的乡间小路,只为寻找那位被大家亲切称为“李大哥”的摄影师。
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斑驳的小径上,李居安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同样满脸笑容的林梅。两个人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达那扇熟悉的小院门前,李居安从自行车上跨下来,林梅跳下来,双手不自觉地搓捻着衣角,眼中闪烁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光芒。
李居安进了万礼影像的门,喊道:“李大哥,您给拍一下婚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