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 劝降 (第2/2页)
听到科涅夫这么问自己,索科夫心里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违心地说:“对,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您说得很对。万一威廉·施特默尔曼将军想通了,愿意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就能避免很多的流血牺牲,我看可以试一试。”
“既然你没有意见,那你就准备准备,然后去见威廉·施特默尔曼。”科涅夫抬手看了看表,说道:“现在是八点一刻,你在九点以前赶到239高地前方一千米的地方,有德国人接你,他们会确保你的人身安全。”
一放下电话,索科夫就开始向斯米尔诺夫交代部队里的事情:“参谋长同志,我马上要作为方面军的代表,去和威廉·施特默尔曼见面。万一我发生什么意外,不能回来的话,第53集团军就交给你了。”
“什么,你要去与威廉·施特默尔曼见面。”斯米尔诺夫吃惊地劝阻道:“司令员同志,你不能去,太危险了,我担心德国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之后,会对你不利。”
不管是科涅夫,还是瓦图京,接到安东诺夫打来的电话,得知史达林让他们不要放走包围圈里的任何一个德国兵时,心里就明白,总攻的时间到了。
既然安东诺夫说明这是最高统帅本人的命令,科涅夫和瓦图京立即就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至于自己的部下是否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只知道,必须消灭包围圈里的敌人。
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部队,在接到进攻的命令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把主要的兵力集结在即将交战的区域。而早已准备就绪的部队,则直接向德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如果别的德军部队,在突围作战不利的情况下,骤然遭到了来自那么多个方向的进攻,肯定早就被打蒙了。但两支苏军部队的强大攻势展开后,所取得的进展却非常有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开,完全与威廉·施特默尔曼的指挥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他除了动用维京师和72步兵师在前面开路外,其它可能遭到苏军进攻的区域,也部署了精锐的部队进行防御,负责苏军的进攻,力求在阻挡住苏军的进攻。最不济,也要迟滞苏军缩小包围圈的时间。
而在239高地方向,威廉·施特默尔曼依旧组织最强大的兵力,展开不间断的进攻。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能突破239高地,自己的部队全得完蛋。
而从包围圈其它方向发起进攻的苏军部队,暴露出了诸多的缺点。由于进攻开始得很仓促,各部队的炮火准备时间太短,通常只有半个小时。而德军则是有针对性地部署了炮兵,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仅能用炮火轰击苏军的进攻队形,封锁其预备队,甚至还能对苏军的炮兵阵地实施反压制。
其次,苏军不少指挥员的战术呆板。当他们向德军阵地发起的进攻被击退后,并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武断地认为是自己的战士表现得不够勇敢。重新集结部队之后,又在相同的地段,采用相同的战术向敌人发起进攻。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敌人用同样的方式击退了他们,牺牲的战士死得很惨,也死得很没有价值。
战斗从白天打到晚上,切尔卡瑟的包围圈比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被围的德军部队活动面积变得更加狭窄,不过并没有任何部队放下武器,依旧在顽强地抗击着苏军的进攻。
为了给被围部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威廉·施特默尔曼亲自来到了239高地附近督战,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的部队拿下这个高地。惨烈的拉锯战在高地展开,维京师和第72步兵师的官兵,一次又一次地冲上了高地,可是没等他们站稳脚跟,又是实施反击的苏军重新赶了下来。
眼见得天渐渐黑了下来,就算是威名远播的维京师,也无法从苏军的手里彻底地夺取239高地。看着铺满山坡的德军尸体,威廉·施特默尔曼长叹一声,随后艰难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对239高地的进攻,暂时撤回休整,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向高地发起进攻。”
接到威廉·施特默尔曼的这道命令后,维京师师长奥拓·吉勒打电话询问到:“将军阁下,为什么要停止进攻?”
“吉勒将军,”威廉·施特默尔曼淡淡地说道:“我看得出来,不管是维京师还是第72步兵师的官兵,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高地上的俄国人太顽强了,就算我们再打下去,也无法从他们的手里夺取高地,不如先撤回来休修整一晚,明天再继续战斗吧。”
听威廉·施特默尔曼这么说,吉勒将军也绝对自己的部队打了一天,官兵应该疲惫不堪,让他们休息一晚再继续战斗,没准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晚上八点的时候,威廉·施特默尔曼正在一个帐篷里指挥部队,忽然一名通讯参谋走过来向他报告说:“军长阁下,我们刚刚接到了俄国人的呼叫。”
“俄国人的呼叫?”威廉·施特默尔曼有些诧异地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希望和我们谈判。”通讯参谋回答说:“如果我方同意的话,他们会尽快向我们派出谈判人员。”
通讯参谋报告完毕后,没等威廉·施特默尔曼说话,军参谋长就凑过来说道:“将军阁下,俄国人此刻派人过来谈判,肯定是劝降的,我看没有必要和他们见面,还是拒绝他们的请求吧。”
但威廉·施特默尔曼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军参谋长不一样,他很清楚此刻的形势对自己方面很不利,再打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为了让更多的官兵能活下来,他决定和苏军方面的谈判代表见面,看对方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