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零一章 见闻 (第1/2页)
“谁许此贼这般言说?”
官家看着御史弹劾章越的奏疏大怒。
留身奏对的蔡确谨慎的道:“下面的官员乱说话,请陛下处分。”
官家道:“章卿迟误是不假,但他对朕是忠心耿耿。这劳御史之前与章卿有过节吗?”
蔡确袖中手指微蜷道:“陛下,据臣所知并无过节。”
官家踱至鎏金狻猊炉前,炉中沉水香缭绕:“当年汉高祖要与张良封齐国三万户,但张良只取了一万户。”
“章卿之功,辞相之后授双节度使也不为过,如此只给安抚使,有人说朕太薄。”
蔡确道:“陛下,从古至今臣子功过全凭圣裁。”
“若无高祖留地知遇,何来留侯青史留名?”
“此事你看着办吧!”官家转而道。
“是了,门下侍郎缺位,卿意属何人?”
蔡确道:“回禀陛下,宰执人选关乎国本,臣万死不敢置喙。”
官家抚掌而悦。较之章越的锋芒毕露、王珪的模棱两可,蔡确这番恭顺最合圣意。
官家道:“此番吕惠卿北疆退敌有功.”
蔡确听官家提及吕惠卿名字,广袖下的手指骤然收紧。
吕惠卿此人独断专行、当初排除异己之酷烈犹在眼前。此人不仅激进而且善于权谋。连蔡确也曾觉得吕惠卿行事太过,败坏了新法的名声。
所以吕惠卿当初被贬时,他蔡确一句好话也没替吕惠卿,甚至暗中落井下石。
官家让吕惠卿回朝出任门下侍郎。
官家顿了顿道:“不过吕卿朝中人望不佳,党同伐异之性未改,朕虽有此意,但还是另行封赏了。”
蔡确心底松了一口气。
官家话锋陡转道:“此番章惇坐镇定州,协助吕卿击退辽军有功,他来出任门下侍郎如何?”
蔡确心底一凛,他也知道这是天子惯用的权术了。
先提一个大家都不接受的名字,然后再退而求其次。
蔡确心知官家早有意将章惇提拔回朝任官,只是碍于章越,一直不能如意。如今章越辞相,还不是爱干嘛干嘛。
蔡确知吕惠卿又是与章惇一党,他与章惇关系还不错。章惇此人虽偏激,可论玩弄权术,比吕惠卿有差距。
蔡确道:“陛下,章惇刚毅忠纯,必不负圣望。”
官家点点头道:“封禅泰山之事,劳卿多操心。”
蔡确道:“臣躬奉纶音,敢不尽瘁。”
说完蔡确便起身告退了,走了一半忽听得官家在身后叫道:“蔡卿。”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蔡确停下脚步看见官家立于丹墀之上,玄色袍角掠过青砖言道:“卿不要一意只念着朕,也要好好念着自己。”
蔡确闻言一愣眼眶骤热,伏地三叩道:“臣臣蒙天恩,纵肝脑涂地……”
说到这里蔡确喉头已哽。
官家扶着蔡确道了一句:“蔡卿要记得朕的话。”
蔡确当即向官家重重一拜离殿而去。
官家目送蔡确背影默然片刻。
不久医官奉上了药盏,给官家诊脉。
官家正凝望殿外彤云,盏内凝如墨色的药汤正倒影出官家憔悴的面容。
“御医,朕此病可治否?”
医官道:“回禀陛下,此病可治。”
“此疾可延寿几何?”
医官一愣。
官家道:“非良医,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官家眉头一凝自言自语地道:“朕至少还要再撑数年!”
说完官家伸手一拂,推开了内侍所捧的佐药甘蜜之物,然后捧起药盏一饮而尽。
饮毕之后鎏金盏底重重磕在紫檀案上,官家目光看向了殿外的长空道:“朕偏不信命!”
……
杭州,天色还未破晓。
章越,陈瓘已至一座青石板石桥桥边,看见数百名无主机工手持工具聚集桥头,鹄立于寒雾之中。卖胡饼的跛足老翁掀开藤屉,热气模糊了青灰天色。
陈瓘道:“老师,这些人多是乡间的熟手织工,等待机户来挑选。”
章越看着这一幕想起了上一世城市里凌晨四五点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人满为患。
章越问道:“机户是些什么人呢?”
陈瓘道:“过去是朝廷的匠役,今多为有几十架织机或机房的商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