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天火?—文举 (第2/2页)
不过现在毕竟是在游戏里,玩家们不可能也不会同意真的一场科举就举行九天,所以《皇帝》中的科举就是一天结束。这才有了田穰苴过来邀请张煌检视武举会场的举动……今天晚上文举结束,明天就该是武子们登场了。
听到这话,张煌又望了一眼正在奋笔疾书的举子们,然后点点头说道:“好的,那我们就去吧……”说到这里他又犹豫了一下,然后对和珅认真的说道:“……和爱卿,贡院这边就交给你了,记得一定要多多留神,防火工作万万不可有失啊!”
和珅是现任“司空”事关官帽子的科举自然归他负责,而张煌之所以这样认真的交代防火事务,也是事出有因!
贡院里的监考是非常严的。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所谓“夹带”,即是把考试的答案或提纲藏在身如有夹带,可不仅仅是身败名裂的问题,还要送刑部严办(这可比现代大学高考作弊的惩罚严厉多了)。
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这被称为“锁院贡试”——因为贡院的外围四周是用荆棘围圈的,所以又叫“锁棘贡试”——在考试期间,考生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待试题发下来,必须等到明远楼上响起鼓声,应试的举子们才能开始作答,苦思冥想对付八股文。
正因为完全封闭的环境,所以贡院的“锁院贡试”最怕的就是着火,偏偏着火的事件在历史上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备救火,但却杯水车薪,实是虚设!
明正统三年秋试,首试的头一天就着了大火,次年春闱照样也是烈火炎炎,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科举火灾是发生在明天顺七年,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结果烧死了九十多名考生,明英宗不得不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世人称为“举人冢”。
正是因为贡院屡屡失火,所以后来不得不改建,在明正德年间,大学士张居正上疏皇帝请求改建,于是贡院改木板房为以砖瓦结构为主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加强,到清乾隆时期,又把贡院修葺一新,竣工时乾隆还亲自去视察并作诗云:从今不薄读书人。
这可惜这说的是当年的北平贡院,不是现在的凤首城贡院。张煌倒是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说出“从今不薄读书人”这样自豪的话,可是现在看看基本上等于全木质的贡院,他就只能不断的提醒和珅要注意防火了!
——他倒是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如果臻国的第二场科举就变成了“焰火晚会”,那岂不是真的要笑煞众人……
………………………………
……………………
…………
有了张煌这样的反复交代,和珅自然不会马虎,当下点头认真的答应下来,同时又派人再三四处严加检查,话说和珅自己也不想被烤成乳猪,自然会加倍小心这些事情。
但是有一句话叫做“人在家中坐……”
和珅不管怎么检查,他也只会在会场上,在各位举子的号棚周围进行检查,就算用膝盖去想也不会有人注意天空中的情况——火灾哎~~又不是检查雷阵雨!
但是……事情……往往……都是……非常……凑……巧……的……
自从张煌走后,和珅感觉自己已经将所有的能注意的地方反复注意,不厌其烦的提示举子直到他自己都感觉有些恶心,甚至有的脾气暴躁些的举子已经开始生气恶语相向之后,胖胖的中堂大人终于可以轻轻吁了口气坐回到考场中间的考官房中休息一会了。
说实话,以和中堂的体形来说,这贡院虽然不大,但是真的要走这么一圈,也是相当吃力的事情。
粗鲁的擦了一把汗,顺手端起提前晾好的凉茶,和珅大大喝了一口,感觉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周围好像有些怪异的样子,偏偏一时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四下里转头张望起来。
看到司空大人这样在做“颈部环绕”运动,其他考官自然也不会闲着,同样开始到处查看起来,片刻之后有人忽然怪异的诶了一声!
“诶?众位大人……你们看那是什么?!”其实在场的这些人并不能被称为是“大人”,因为他们不是“官”而是“吏”,以臻国的国情来说,他们还不至于每个大臣手下在安排上一些具体负责办事的“官员”,所以具体做活的人,基本上都是“官吏”。
当然了这个时候可没人回去介意这人的称呼,闻言包括和珅在内全都循迹抬头看去,结果……
【就在西面的天空上,一片红彤彤的颜色如血如火!!】
“唔?应该是晚霞吧?”有人皱皱眉头随意的说道。
但是马上就有人反驳道:“脑子有水啊,你见过这刚过午时就出现的晚霞吗?”。
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那片如血如火的殷红悄然接近,继而所有人都面色大变,和珅更是不可思议的长大了嘴巴。
——那是一片烈火?!在天空中划空而过的天火?
以下不算字数:
强烈感谢“江南君君”大大给笨笨的打赏,笨笨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读者大大们的厚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