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章 全场瞩目的决赛一枪 (第1/2页)
粤省田径公开赛。
60米决赛赛场。
“这就是那个苏神啊,看起来这身材也太有线条了,这到底是跑步的还是举重队的啊。”
“我看了他的前三枪,我告诉你,那叫一个快啊,尤其是前面30米,我觉得完全是和脚底板下面装了喷射器。”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骗你做什么,你等下就知道了,真的快,这里面最快的男人了。”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他这一枪会不会还能继续刷新成绩,创造前三枪以前比一枪快的奇迹呢。”
每个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起跑器上,双脚一前一后,放在抵足板上,静候比赛命令的响起。
“各就各位。”身后的电子命令响起,每个人都集中起来,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敢松懈。
“预备。”起臀,曲臂支撑,等待枪响。
苏神这个奇特的起跑动作,现在也成为了他的标志性动作,每个人看到后都是一脸好奇和兴趣。
“嘭————————”
枪响,苏神曲臂冲击,曲臂起跑加持,肉身推进,远比传统的直臂更加具备动能效率。
爆发的瞬间,就让围观的人,一阵惊呼。
这也让周兵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么帅的技能包,自己一定要拿下。
虽然苏神之前也说过,这个技术动作,很不好学习,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练不出来。
但周兵就是想要学会,不为别的,就是单纯为了————帅气。
这种纯粹的想法,更类似于小时候最单纯的目标动机。
接着。
三点一线无缝衔接。
一些有见识的教练员们,已经看见了这一幕,微微睁大了眼睛。
曲臂起跑,他们或许不知道是什么,太过于超前。
但是对于这个启动的前四步,却很熟悉,这不就是……眼下典型欧美的短跑名将最常用的起手式么。
之前国内也不是没没有想要模仿,可尝试之后,成功率太低,加上人种论和曰本那边的“火箭式起跑”,整个观念就偏移了。当真是从上到下,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我们亚洲人不适合这种起手式。
可苏神在2013年出去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技术才是更加先进的技术动作,在自己还没有掌握更难的牙买加“四点一线”起手式之前,这个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他已经在重开前证明过了,这种技术,不仅仅是他可以掌握,整个国内,也都可以。
为什么之前不可以?
很简单。
之前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距太大。
“高重心”理念+“轻量化”理念,大行其道,加上“人种论”各种忽悠,你一个干巴巴的身材,怎么可能具备那种身体机能和身体力量,驾驭这种技术动作呢?
我国现在的短跑运动员身材,那在外面,就是人家跑长跑项目的运动员身材。
而短跑……哪一个不是肌肉棒子,看起来身材饱满无比。
你用那种瘦巴巴的身材,自然驱动不了这种技术动作,光是下半身的股外肌、半腱肌、股直肌,联合臀部发力驱动,这一个项目就过不了关。更不要说,什么脚踝,膝盖之类的刚性问题,核心力量区域更是没影的事。
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你拿什么去学习人家的起手式。
基础施展条件都不具备,强行上手,那自然是怎么都练不出来,甚至越练越伤。
而曰本的“火箭式起手”,讲实话,苏神作为重开者,一句话就可以判死刑——
实战性能,完全不如“三点一线”,更不要说米尔斯升级后的“四点一线”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花费力气去学习原本就不是最尖端的东西呢?
“起手真漂亮。”有一些教练员失真情不自禁就脱口而出。
这样的前四步,完全是眼下国内,不存在的技术动作。
除了苏神。
没有一个人用得出来。
脚踝、膝盖、臀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就可以保证更好利用从起跑器上爆发出来的能量。
苏神这么久了,也成长了不少,宁德鲍看得出他现在做这个“三点一线起手”,整个倾斜角度已经更加稳定和锋锐。再配合曲臂起跑原本就产生的爆发能量,远远大于直臂起跑,苏神的前四步,完全超越了眼下国内整整一个时代。
乃至是两个时代。
苏神的前程爆发,在这两个国内堪称独家的技术催动下,瞬间提速到了国内运动员难以想象的一个节点上。冲出去的那一下子,起码是甩开了所有人一个档次。
不,是两个档次三个档次都不止。
因为这只是一个原本跑7秒31就能够拿下铜牌的省级比赛。
苏神这一波出来,完全是“超级赛亚人”变身,四步就甩开了所有人起码两个身位以上。
而这才刚开始,他的速度才刚开始加速。
苏神在四步迈出去后,加速衔接,流畅的让人发麻,根本不抬头,埋头狂冲,双臂也渐渐挥舞得越来越快。
十米就甩开了接近4个身位!
太猛了!
这是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致评价,国内从没见过起跑这么爆炸的人。
湖凯、龚威,也绝对做不到。
20米,苏神还在低头,还没有抬起头,这意味着,他还在加速阶段,还没有进入途中跑。
每个人都紧紧盯着苏神,越是专业的人,越是盯着,一秒钟都不肯眨眼。
生怕自己会因为眨眼而漏过了什么技术细节。
是的,国内从来不缺乏感触敏锐的人,可能已经有些教练员,模糊摸到了一个方向。
由这个正在领跑的年轻人,一个人开创出来的大方向。
苏神开始渐渐抬头,这个时间段,虽然进入了途中跑,但受限于他现在的身体条件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总是有些“有力不逮”。如果对手实力弱还好,稍微强一点,这个地方就要稍微损失一些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