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冒险 (第1/2页)
平心而论,齐玄素对这个提议并不十分感兴趣。
关键在于变数太多。
齐玄素曾经去过南大陆,对于南大陆的问题还是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
不谈外患,只谈内忧。齐玄素也只是帮西道门解决了一个内忧,那就是虫人的问题。至于古神的问题,就算是天师、姜大真人、澹台震霄出手,只是解决了库库尔坎和伊特萨姆纳的问题,还残留了一个尾巴。
这个尾巴可不小,如今道门自顾不暇,是否有这个能力?若是陷在了南大陆泥潭之中,怎么办?
其二,就算道门帮助西道门顺利解决了内忧,西道门能否履约?
这倒不是怀疑西道门的信用。
万一蒸汽福音南下,西道门不能如期履约,该怎么办?
更不必说相隔万里重洋,太平道还掌握着道门三分之二的舰队,西道门要远赴重洋而来,若是被太平道半渡而击,阻截于茫茫重洋之上,那又该如何?
这就是变数太多。
齐玄素更倾向于稳扎稳打,而不是冒险一搏。
不过皇甫极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太平道和大玄朝廷联合起来的体量,其实并不逊于全真道和正一道,如果拉拢儒门失败,儒门全面倒向大玄皇帝,甚至秦李联盟反而要更胜一筹。
齐玄素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占据了大义名分和道德高地,可是想要把这个优势转化为胜势,还需要一个过程。真要打起来,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从实力对比上来说,齐玄素有一定的优势,但远没到必胜的地步,仍旧存在战败的可能。
这个时候,西道门完全有能力改变两边的胜负天平。
西道门没有选择两边要价,而是坚定地站在了齐玄素这边,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诚意。这里面既有齐玄素的情分,也有五娘、天师的情分。
同时,皇甫极也提醒齐玄素,这件事不能慢慢谈,必须尽快有个决断。
对于秦李联盟来说,齐玄素不仅占据了大义名分,还掌握了经济的优势。道门四大经济支柱,分别是:婆罗洲道府、岭南道府、江南道府、齐州道府,有三个道府在齐玄素的手中,还有刚刚打通西域商路的西域道府和即将打通商路的蜀州道府。
这是齐玄素废除太平钱庄的底气所在。
打仗打到最后拼的就是钱粮。
如果两边互相拼经济,北边很可能会被经济问题拖垮。
所以对于秦李联盟来说,这场大战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秦李联盟如今只是在舔舐伤口,整合内部,积蓄力量,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就要主动发动进攻。
齐玄素的时间更紧迫,在对付北方大敌之前,还要先解决秦州地肺山的问题。
所以并非西道门逼宫齐玄素,而是形势如此。
齐玄素也不得不考虑这个现实问题。
求稳还是求险?
最终齐玄素还是决定求险。
这其实是齐玄素一贯的风格。
齐玄素当初能一锤定音张月鹿,靠的便是惊天一跃。
后来齐玄素能得到清微真人、东华真人的赏识,也是靠着这种“冒进”,他在五行山敢于直面辽王,在凤麟洲面对清微真人拒不让步,在兰大真人缺席时独自对垒王教鹤和陈书华,乃至于七代大掌教飞升之后毅然前往玉京。
所以齐玄素一直被视作有魄力。
说来也是讽刺,魄力和鲁莽其实是一线之隔。
就像周梦遥曾说过的,失败了才是叛乱,成功了就是拨乱反正。
失败了才是鲁莽,成功了就是魄力。
其实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男人是要有些魄力的。
一味谨小慎微本质上是在精神上被阉割了,这么多人看好齐玄素,愿意在齐玄素身上投注,齐玄素在激进和冒险上展现出来的魄力的确是原因之一。
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来上一句“去他娘的”。
一个人一旦害怕各种不确定性,一点也不“赌”,魄力就会离他而去,然后就是失去别人的尊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