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万国来朝 (第2/2页)
说到底,王喜姐如果有儿子,也就没后来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了。
庶子还在抢夺嫡子的江山,开什么玩笑,翰林院那帮人都能骂死他。
现在接到两宫太后的懿旨,魏广德还是按照规矩,先草拟了旨意送司礼监。
不过一同交上去的,还有他那份奏疏。
于是很快,冯保就收到消息。
魏广德草拟的旨意,其实并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所以冯保一早就吩咐,内阁旨意拟好就马上送六科备案,然后下发都礼部。
接下来要忙的事儿还多,比如要钦天监选出吉时,礼部再按照时间确定仪注。
只是,冯保没想到,随同旨意一起到司礼监的,还有魏广德单独的奏疏。
随堂太监已经看过奏疏,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不敢定夺,只好找到冯保这里。
“我先看看。”
冯保回到司礼监,马上就找来人,拿到魏广德的奏疏,细细看了一遍,随即眉头就微皱。
要说冯保和小皇帝的感情,那当然是极好的。
冯保可以说是陪伴着朱翊钧,看着他长大成人的,即便幼年时发现他的腿疾可能会影响到他继皇帝位,冯保也没有选择放弃过他。
这就是长期的陪伴,慢慢培养起来的感情。
现在看到魏广德奏疏里提到的,皇帝和皇后都还年幼的问题,特别是魏广德奏疏里提到正德皇帝旧事,影响到承嗣这样的大事儿,冯保也心里没底。
民间十四五岁婚配的其实不少,所以最初冯保也是没当回事的。
但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他也有些坐不住。
这么大的事儿,他做不了主,更不敢做主。
于是乎,拿着魏广德的奏疏,他就急急忙忙赶到了慈宁宫,先去见了李太后,连传旨礼部的奏疏都没来得及处理。
慈宁宫里,李太后看完魏广德的奏疏也是一阵心惊。
“冯保,宫里之前大婚,都是什么年纪?”
李太后这才开始正视皇帝年龄的问题,马上就问道。
“魏阁老奏疏里有记录,想来应该不差,皇帝一般都是十六岁左右,皇后多是在十五岁以后。”
冯保以前也没注意过这个事儿,这事其实是陈太后提出来的。
“就是说,此事还真操之过急了点。”
事关自己儿子,李太后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来人,摆驾慈庆宫。”
当即,李太后吩咐一声,宫女就快步出去叫人准备銮驾。
等她们到达慈庆宫以后,李太后行礼完毕,马上就把魏广德奏疏送到陈太后手里。
“唉,哀家当时就想着宫里人丁不盛,想着早些让皇帝成婚生子,倒是没想到这一茬。”
看完魏广德奏疏,陈太后也是犯愁。
“不过,哀家进宫前还记得,面见十三、四岁成亲的,似乎并不鲜见。”
陈太后还是说出她心里的疑惑。
“是啊,我也有印象,民间似乎也有类似年龄成婚之事。”
李太后也是说道,“冯保,你怎么看?”
“娘娘,我觉得还是请魏阁老过来说说,听听他怎么解释。”
冯保开口说道。
问题既然是魏广德提出来的,自然当面问他好了。
“好,传召次辅觐见。”
陈太后马上就说道。
很快,就有內侍把消息传到内阁,魏广德接到旨意马上就出了内阁,直奔慈庆宫而去。
宫里召见,魏广德其实也有心理准备。
入宫后,当陈太后开口问起此事,魏广德只好说道:“民间虽有十三、四岁婚配的,但其实并不多见,一般都是十五六岁以后才会行房。
按照《大明令户令》,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
今陛下不满十六岁,大婚似乎早了些。”
其实早在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就定制:“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这就是“男女婚姻各有其时”的法律依据。
换句话说,古代并不是随便结婚,也是有结婚年龄的,这个结婚年龄就是男子十六,女子十四。
用后世看法,这个年龄结婚依旧偏小,其实并不利于子嗣。
不过魏广德这个时候提出来,其实也算是提示一下,皇帝朱翊钧还没满足太祖皇帝制定的政策。
“可是.”
陈太后听到的太祖所定婚龄,一时也有些傻眼。
这个,也算祖制,现在外朝官员还没反应过来,可一旦反应过来,怕也会跟着上奏此事。
作为始作俑者,还不知道被外朝那些官员怎么说自家。
“臣以为,太祖定下婚龄,自然是有道理的。
且从几位先帝看来,皇后即便是十四岁成婚,对于皇帝子嗣似乎也有碍,臣以为不妨晚上一些才好。”
魏广德继续说道。
“可是如今这皇后也选了,难道就这样放着?”
李太后这时候开口说道。
“臣以为,既然已经选出皇后人选,礼部那边该做的准备还是继续,只不过皇帝大婚的时间,最好还是等到陛下年满十六岁以后再进行。
到那时,陛下十六,皇后也满十五,不仅满足太祖定制,也更加有利于子嗣繁衍。”
魏广德马上说道。
“这,岂不是要等上两年?怕不是被人耻笑。”
陈太后开口说道。
“不至于。”
魏广德马上接话道:“不管是民间还是宗室,都是按照‘六礼’准备,只需在进行时稍微拖些时间”
说到这里,魏广德语气也不由得一低。
要是这个时间拖上两年,还真可能在外界传出风言风语。
魏广德此时脑筋急转,还是很快就想到办法。
皇帝定亲的时候需要进行纳吉,纳徵和告期三种礼仪,其中纳吉其实就包含了三礼,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
古代结婚六礼是指从议婚到完婚过程中的六个主要礼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准备过程不能拖太久,但是毕竟是皇帝大婚,是不是可以搞得隆重一点?
想到这里,魏广德忽然开口继续说道:“此次陛下大婚,不妨诏令藩属,命其王亲赴京师恭贺。
说起来,自永乐后,再无万国来朝之盛大礼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