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03【新生】(感谢盟主阿C_的厚赏) (第1/2页)
后宫,翊坤宫。
这里是皇贵妃的寝宫。
陆沉靠在寝殿临窗的长榻上,享受着王初珑温柔的按压,脑海里依然在想前天和薛南亭、秦正的会面。
对于这两位前朝老臣的安置方式,陆沉其实反复斟酌了很久。
在过去这两年江山易主的过程中,由于宁太后鲜明且坚决地提前表明态度,薛南亭和秦正自然没有横生枝节、给陆沉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哪怕是为了维持朝野上下的稳定局势,陆沉都不会刻意针对他们。
更何况这两人当年对陆沉多有帮助,后来也不曾拖过边军的后腿,于情于理陆沉都应该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结局。
问题在于他们什么都没做,不代表他们没有做事的能力。
薛南亭当了十多年的宰执,秦正更是织经司的绝对主宰,他们拥有为数不少的门生故旧,其中不乏忠于李氏皇族的人。或许这两人没有再生事端的想法,但是有可能会被旁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力。
既不能杀又不能放他们回乡,天高路远难免会出现意外,最终陆沉决定将他们留在京城,给予他们观政进谏之权,如此既能笼络那些前朝旧臣,也可避免发生不忍言的状况。
而这只是陆沉日理万机中不算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军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新政的继续深入推行,京城中枢两千多名官员的观察和甄别,南直隶和二十三个行省各级官员的任免和选调,林林总总千头万绪,要不是陆沉有一个千锤百炼根基扎实的好身体,恐怕很难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
“陛下,国事繁重,当徐徐图之。”
王初珑满眼心疼,素手轻抚,想要为陆沉抚平眉心的褶皱。
陆沉微微一笑,顺势握住她柔嫩的手掌,依偎在她绵软的胸怀中,轻声道:“我知道急不来,治大国如烹小鲜嘛,只是很多政务需要同时铺展和推进,不光要考虑到事情本身的难度,还得时刻关注下面那些官吏的状况。这就像是无数根线摆在我面前,相互缠绕混杂,我得准确分辨出轻重缓急,还得尽可能提前做好各种预案,如此一来怎么能够清闲。”
以王初珑的眼界和才学,光是听听就替丈夫感到头疼。
见她欲言又止,陆沉问道:“要不你帮我参详一二?”
王初珑摇头道:“陛下,后宫不得干政,这个规矩不能坏。”
“规矩固然不能破,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宁……太后那几年就做得很不错,为大秦如今向上发展的趋势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陆沉并未注意到王初珑在他提到宁淑婉时略微古怪的神情,继续说道:“再者说了,你我夫妻私下闲谈,这算哪门子后宫干政。这些年你为我、为陆家乃至为北伐大业付出多少心血,旁人不知难道我还能不知道?你有满腹才华,若非女儿身,便是宣麻拜相也有可能,自然不能白白空耗在这宫闱之中。”
王初珑不禁勾起了嘴角。
陆沉稍稍调整一下姿势,仰面看着她白里透红的脸庞说道:“最重要的是,我信你。”
这一套组合拳使下来,王初珑有些招架不住,软绵绵地问道:“陛下有何心烦之事?”
陆沉缓缓道:“薛南亭和秦正肯定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既然他们愿意出任观政殿学士,以他们的品格与操守,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出什么纰漏。如今还有两个人,论地位与资历比不上薛秦,若是就此彻底闲置似乎也可,但他们确实比较有能力,因此我有些举棋不定。”
“陛下是指苏云青和尹尚辅?”
王初珑得到陆沉的肯定答复,便陷入短暂的思忖,继而道:“织经司如今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陆沉登基之后,看在宁淑婉和秦正的份上,没有对织经司进行粗糙直接的清洗,但是大换血必然会有。
现任织经司提举为南屹,三位提点分别是谭正、齐廉夫和宁不归,至于江晟和渠忠另有任用,简单来说便是奉陆沉的旨意抽调菁英组建另外一支人手。
为长远考虑,陆沉不会给予织经司太大的权力,更不可能只有这唯一的耳目。
他不急不缓地说道:“其实事后再看,苏云青和尹尚辅尤其是前者从未做过对我不利的事情,相反那几年他们为我做了很多。我对他们并无恼恨之意,连秦正我都可以任用,更何况他们只是囿于忠义听命于秦正……”
王初珑温言道:“可陛下心中始终会有一根刺。”
陆沉轻叹一声道:“我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但也确实如你所言,这种事犹如镜子的裂痕,一旦发生就很难当做无事发生。”
“臣妾倒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王初珑揽着陆沉的肩头,徐徐道:“陛下说动景廉人西行,又有庆聿忠望为人质,但是很难预料将来极西之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何不让苏云青和尹尚辅带着一些人往西而行,朝廷负责照顾好他们的家眷。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以便及时了解极西之地的状况,又能避免他们留在国内会产生一些麻烦,譬如原先织经司的部分骨干私下串联。”
陆沉问道:“你觉得秦正会同意?”
“会。”
王初珑笃定地说道:“如果他不肯同意,陛下就只能出手清洗原先织经司的力量,此事没有第三种解决方案。”
一阵沉思过后,陆沉微微点头道:“也好。”
王初珑嫣然一笑。
谈完正事,陆沉往王初珑身上贴得更紧一些。
虽是老夫老妻,但如今身为皇贵妃,眼下又是大白天,王初珑仍旧有些紧张地看了一眼外面,然后略显羞涩地说道:“臣妾还有事情要同陛下商议呢。”
“你说,我听着呢。”
陆沉伸手环抱她柔软的腰肢。
王初珑最终还是放弃继续规劝,其实她何尝不喜欢丈夫这种依恋的姿态?
罢了……反正这翊坤宫的宫人都是她亲自调教出来的,不会做出冒然莽撞的举动。
她便帮陆沉按压着肩头,轻声说道:“陛下登基已有大半年,是不是该选一次秀女了?”
“秀女?”
“是,陛下的后宫目前只有一后五妃,这实在是有些少呢。陛下忙于政务无心理会这些事,皇后娘娘便让臣妾先做准备,至少也要先选出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停——”
陆沉忍俊不禁道:“这得一百数十人了。”
王初珑眨眨眼道:“从古至今皆是如今,天家血脉当然得枝繁叶茂。”
陆沉摇头道:“开枝散叶确实是大事,但也要注意过犹不及,如今我已有了九子二女,前些天顾婉儿又被诊出喜脉,说实话子女不少了。要是按你所说再往宫里添上百女子,将来那得增加多少皇子公主?就算老爹打造的商号能赚银子,这笔钱我也有更加重要的用处,而且过几年我会改组商号并入朝廷部衙,不能全都拿来供养宗室。”
涉及朝堂大政,王初珑并未多言,只是微微蹙眉道:“陛下,秀女一事牵连甚广,这不仅仅是你的私事,也会影响到天家和大秦官民的关系。”
陆沉明白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联姻一直是巩固势力的法宝之一,天子也不能例外。
秀女入宫意味着天家会多出很多姻亲,这件事有利有弊,既能帮助天家更好地掌控天下大局,也会存在各方外戚势力倾轧争斗的可能。
但是无论如何,陆沉想要永远维持目前一后五妃的局面毫无疑问是一种幻想。
“此事容后再议罢。”
陆沉并非在王初珑面前故作姿态,而是他知道女人越多麻烦也就越多,而且后来的妃嫔不像林溪等人,未曾与他共同经历风雨,她们眼中只有一位文治武功注定名留青史的大秦天子,心中只想如何得到更多他的宠爱,难免会出现各种勾心斗角的破事。
一念及此,陆沉喟然道:“选秀可以办,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决断。不过我有言在先,后宫最多只能维持一后一皇贵妃两贵妃四妃九嫔的规模,再多就没有必要了,我顾不过来,何必让那些青春年少的女子在宫闱中苦熬?”
简而言之,他暂时只给出十一个入宫的名额。
陆沉身为龙章凤姿的大秦开国皇帝,又只有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不知这世间有多少年轻俊秀的女子暗自倾慕,一旦宫里传出将要选秀的消息,极有可能会在朝野上下掀起另外一层意义上的“腥风血雨”。
王初珑心里很清楚,她的丈夫这是发自真心地不愿纳太多人。
她出身江北第一门阀,当然知道高门大族之中,手握权势的男子有个几十房姬妾都不算稀奇,而陆沉这些年除了她们六人,对那些送上门的美人看都不看一眼,更不允许她们进门。
只是……
王初珑想到几个月前陆沉那次出宫,回来后身上沾染的某种气息,就觉得很是头疼。
皇权交接那段时间,她与宁太后有过数面之缘,对这位聪慧睿智的奇女子颇为欣赏,也承认对方无论容貌、身段、气质还是身份,对男子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