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嗨,年关将近嘛 (第1/2页)
“想当初,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继大统,就连卫尉、郎中令,都无法任命自己信任的人。”
“迫不得已之下,搞出来个卫将军,才总算是掌握了禁中。”
“至于朝中公卿职务,更是直到丞相曲逆侯陈平薨故,才逐步开始。”
长安城,丞相府。
埋首于案前,专心处理着面前的竹简、卷宗,丞相刘舍累极,也不免悠悠开口发起了牢骚。
“先孝景皇帝即立,虽一岁之间换遍九卿,却也终归是羽翼丰满,水到渠成。”
“原以为,陛下这几年不曾对九卿动念,不急于安插党羽于朝中;”
“却不曾想:陛下此番,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听闻刘舍头也不抬的牢骚,同样忙的抬不起头,竟莫名后悔起来相府‘搭把手’的御史大夫窦婴,也不由得苦笑着摇起了头。
不怪刘舍发牢骚。
实在是此番,刘荣的动作幅度,大的就连窦婴这样的大儒、刘舍这样的老臣,都免不得一阵暗暗咂舌。
二人尚且如此,朝堂内外就更别提了——早就吵翻天了!
有反对刘荣此番改制,说‘祖宗之法不宜擅动’的;
有对此次改制持默认态度,却想要为自己的属衙,争取更多利益的。
好比少府——拆出来个主爵都尉做新九卿,又拆出来个自负盈亏东西织室,以及划给大农的太仓;
再加上主要负责冥器、祭品制作的东园,也从少府划给了奉常。
毫不夸张的说,经过这一系列拆解后,整个朝堂内外,都盯上了少府这块肥肉!
偏偏现任少府卿石奋,又实在是不负‘有汉以来最怂少府’的名号。
无论谁找石奋,说‘要不把xx部门拆出来,给俺们吧’时,石奋都是憨笑着回答:这事儿我做不得主,还是请您直接请示陛下吧……
内史也一样——中尉成了新九卿执金吾,外加一个大农,以及划给郎中令的五官中郎将、划给大理(廷尉)的备盗贼都尉。
剩下的汤汤水水,也有的是九卿属衙想要分上一碗。
若只有这些,倒也罢了。
好歹也是个成熟的老丞相,刘舍再怎么着,也能和窦婴配合着忙完。
偏偏这少府、内史两家的事儿,仅仅只是刘荣此番改制中,相当不起眼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极小部分。
就说眼下,刘舍手里在忙的,就是典客清出九卿行列、卫尉从朝堂九卿改为纯军事职务的文档。
前者还好说——汉家的三公九卿,典客向来都是后娘养的,谁都能欺负一把。
可后者,就复杂多了。
再者,少府虽然即将被拆分,但毕竟还保留了主体,不过是被分出了部分冗杂的部门,部门职权依旧十分明确。
但内史的彻底拆解,却是让刘舍无比的头疼。
——内史主体拆分出来的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三个部门,究竟该以怎样的模式、结构建立,又该以什么方式运转,具体负责哪部分事务?
被提格为九卿的执金吾(中尉),职权和过去有哪些不同、多出来的职权是哪些?
五官中郎将并入郎中令,那原本应该由郎中令、中郎将共同负责的圣驾随行事宜,往后是由郎中令独自负责,还是另外找个部门做制衡?
划归大理(廷尉)的备盗贼都尉,究竟是该和过去一样,以预备役军队的成份打击贼寇,还是被改变为专责办案抓捕的差役?
最最重要的是:大农,究竟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部门?
是收全天下的农税?
还是教全天下人种地?
又或者,是劝耕、收税,乃至兴修、维护水利等一切与农业相关的事宜无所不包?
正所谓,皇帝一张嘴,臣子跑断腿。
刘荣大手一挥,清单一列,把自己要得到的改制结果罗列出来,具体的操作过程,却是完完全全丢给了刘舍掌控下的外朝。
偏偏兹事体大,刘舍又实在不敢将这些事儿往下摊派,便只得亲力亲为,以免辜负了刘荣的‘信重’。
自打春夏之交,刘荣放出朝堂改制的口风,到如今秋收已过——小半年的时间,刘舍也才搞定以上这些。
但相较于剩下的工作量,已经完成的这些,依旧是连一半都不到。
——以大司马(太尉)为首的,完全独立于朝堂行政体系外的军政体系!
虽然大司马就是过去的太尉,大将军、车骑将军也都不做变动,但哪怕只是一个卫尉从原本的九卿阵营,被拉入这套军阵体系,也有刘舍忙活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既然是军职,那卫尉自然也应该和每一位将军一样,遵从最高军事领袖:大司马的调遣。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卫尉这个‘军职’,责任是宿卫皇宫啊!
宿卫皇宫的卫尉,怎能听命于除天子以外的第二个人?
就算过去,卫尉也不止听天子一人的,而是和外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再怎么着,也不该让掌管禁中宿卫的卫尉,去听手握天下兵权的大司马调遣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卫尉,绝不能受制于大司马。
准确的说,是在被纳入以大司马为首的独立军政体系之后,与大司马同属一套体系,且职务级别明确比大司马低、理应受到大司马掌控的前提下,仍旧要保证卫尉不被大司马所掣肘。
这就让刘舍这个经验丰富的老丞相,也免不得一阵抓耳挠腮了。
再有,就是卫将军被彻底罢设后,都城长安,以及东西两宫的防务。
过去,汉家的军事级别,以此为:太尉-大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上将军等,以此类推;
原则上,这是一条单向管理关系——太尉就是能管大将军和卫将军,车骑将军就是得听大将军的调遣,上将军也必须遵从车骑将军的调动。
但按照刘荣的意思,一切却都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太尉改为大司马,仍旧是理论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但绝对不能让其插手都城一带的军务。
而次一级的大将军,以及取代卫将军的卫尉——前者有‘非外戚不任大将军’的政治潜规则,本就不怎么受太尉钳制;
后者又是毋庸置疑的禁军统领,更不可能对大司马马首是瞻。
于是,问题出现了。
——大司马,作为汉家军方毋庸置疑的一把手,对于并列二把手的大将军、卫尉,均无有效管理、领导的权力!
就好像汉家的军阵体系,在这级别出现了断档,上级根本管不了下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