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都来书库 > 九锡 > 番外02【镜子】(感谢盟主楓丶潇潇的厚赏)

番外02【镜子】(感谢盟主楓丶潇潇的厚赏)

番外02【镜子】(感谢盟主楓丶潇潇的厚赏) (第2/2页)

突然见到一别多年的老父亲,薛若谷难掩激动,连忙叩首行礼道:“不孝子叩见父亲!”
  
  “快起来。”
  
  薛南亭有些触动,轻叹道:“你这几年应该也不容易。”
  
  薛若谷站起身来,勉强笑道:“回父亲,儿身为朝廷命官不敢懈怠,唯有尽心尽力。”
  
  薛南亭端详着他瘦削的面庞道:“好,你没有让为父失望。”
  
  来到后宅正堂入座,薛若谷赶忙让妻儿前来拜见父亲,自然又是一阵唏嘘。
  
  等他的妻儿退下,父子二人对面而坐,却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薛南亭环顾着室内简朴的陈设,缓缓打开话匣子:“莫要对太后心怀怨望,她已经尽力而为,只是人力总有穷尽之时。在那个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的环境中,她只能做出当时最合理最安全的选择。”
  
  “父亲,我怎敢怨怼太后?”
  
  薛若谷坦然地看着薛南亭,平静地说道:“自从四年前离开京城来到这里,我便在思考这件事的是非对错。”
  
  薛南亭便问道:“可有所得?”
  
  “起初我确实很苦恼,因为从高宗皇帝到哲宗皇帝,他们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却不能略尽绵力守护李氏皇族的江山基业。我恨自己行事不密,也恨自己能力浅薄,无法为天家做些实事,最终落得一个仓惶下场的结局。”
  
  说起四年前那桩突如其来的变故,薛若谷隐隐露出苦涩之意,然后摇头道:“我本以为太后贬谪我出京只是临时的处置,后续我肯定会迎来当今天子的打击报复,却没想到他对我不闻不问,那时候我才明白,他从未将我当成过对手,当然我也确实没有资格成为他的对手。刚开始那几个月我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时任灵州刺史高汝励高大人并未就此弹劾我,他只是带着我去各地村镇走了一遭。”
  
  薛南亭神情复杂地看着他。
  
  他这个长子从小到大顺风顺水,几乎没有经受过曲折坎坷,幼年便有神童之名,不到二十岁便高中殿试榜眼,再之后更是先后得到前齐两任帝王的青睐,一直任着清贵官职,直到宁太后将其贬谪出京。
  
  表面上东庆知府和国子监司业品级相同,但官场上的老油条都知道这样的调动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在那一刻开始薛若谷此生再无宣麻拜相的可能。
  
  面对这样的落差,薛若谷心中的压力和怨恨可想而知,薛南亭担心他变得更加偏激,只能继续晾着他,偶尔寄来几封书信聊做宽慰。
  
  薛若谷继续说道:“我跟着高大人足足走了三个多月,足迹踏遍东庆府每一处疆域,我看到了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也逐渐领悟新政的意义所在。最后高大人对我说,朝廷不养闲人,他看在您的面子上不弹劾我,但我必须做出决定,要么立刻主动挂印辞官,要么就在这个知府的位置上做出一些成绩,向朝廷和世人证明我不是一个只能依靠父辈遮风挡雨的废物。”
  
  这确实是高汝励的说话风格。
  
  薛南亭喟然道:“所以这几年你拼命想要做出成绩。”
  
  薛若谷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明亮起来:“父亲,河西行省一共十二府,去年年底各府考评,东庆府位居第三。”
  
  “我知道,离京前便听彦弼兄提过,这一个多月我在东庆府境内转悠,亲眼看到百姓们的生活确实有了不小的改善,虽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但是从为官来看,你做得很不错。”
  
  薛南亭微微颔首,又问道:“往后有什么打算?”
  
  薛若谷沉默了一阵儿,随即释然道:“父亲,当今天子并未追究我的罪责,也未将我贬为庶民,依旧默许我担任东庆知府,这便已是极大的恩典。我想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尽忠职守,不论十年二十年,只要能看到新政大行、百姓生活变得更好,或许我此生就不算白活。”
  
  薛南亭轻叹道:“如此也好。”
  
  薛若谷看着年近六旬的父亲,一时间不免有些感伤。
  
  没人比他更清楚父亲胸中的抱负,只是因为薛南亭对李氏皇族的忠耿,在宁太后决定退位让贤之后,为了避免引起陆沉的猜忌和反感,同时也是为了早些给许佐让路,他只能黯然离开朝堂。
  
  他何尝不想为这天下苍生呕心沥血?
  
  何曾没有遗憾?
  
  似是看出长子的心思,薛南亭微笑道:“我已垂垂老矣,这次是因为想亲眼看看新政的成效,同时也有些放心不下你,所以才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到各地走走。如今心愿已了,合该返回江南清源祖宅,做一些造福桑梓的小事。”
  
  薛若谷颤声道:“父亲……”
  
  薛南亭道:“这一次分别过后,你我父子此生怕是很难再见,为父对你没有其他要求,只望你在已经下定决心的前提下,莫要瞻前顾后改弦更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终你一生只要能做成一件事,便不负我们清源薛氏千百年来的清名。”
  
  薛若谷百感交集,起身再行大礼,薛南亭并未阻止。
  
  数日后,薛南亭启程南下。
  
  他其实还想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尽可能将他这一生做官的感悟教给薛若谷,然而一道召他回京的圣旨从京城而来,薛南亭虽然已经辞官,终究还是做不到抗旨不遵。
  
  大同元年,十一月上旬,那辆马车缓缓驶入京城。
  
  在内监的引领下,薛南亭再度走入暌违将近一载的皇宫。
  
  尽管路上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在宽敞明亮的勤政殿见到那位很年轻的大秦皇帝之时,薛南亭依旧有片刻恍惚。
  
  御案之后,陆沉神色平静地看着这位相识十年的前朝宰执。
  
  薛南亭镇定心神,上前行礼道:“拜见陛下。”
  
  “薛相不必多礼。”
  
  陆沉喊着似乎不合时宜的称谓,继而道:“来人,赐座。”
  
  薛南亭心中默默叹了一声,随即谢恩落座,目光顺势看向坐在对面的那位老者。
  
  前任织经司提举秦正。
  
  上半年陆沉登基之时,秦正便上折请辞归乡,陆沉同意他的辞官之请,又加封他为承安郡公,只是没有允准他离开京城。
  
  起初很多人以为天子是要清算前朝密卫,后来他们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天子此后仿佛就遗忘了秦正这个人,一直不曾提起,直到今日此刻。
  
  “其实朕心里很清楚,二位虽然没有出格的举动,心里始终会有一些纠葛,因为你们辜负了故人的期望,没有守住齐国的江山基业,让朕成功易鼎。”
  
  陆沉的开场白极其直接,好在薛南亭和秦正一辈子经历过无数风雨,如今更是无欲无求无所惧,倒也不会因此大惊失色。
  
  秦正当先开口道:“陛下,往事已矣,臣如今只想归乡养老,还望陛下允准。”
  
  薛南亭亦点头道:“陛下,臣如今老迈不堪精力不济,只盼能返回桑梓之地,为家乡父老略尽绵薄之力。”
  
  两人的态度很鲜明,那些内监和禁卫大臣秦子龙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陆沉神色如常,看着两人内敛沉凝的面色,简明扼要地问道:“甘心吗?”
  
  此言一出,薛南亭和秦正纵然心如铁石,瞬间也有几分怅惘。
  
  “你们年事已高,再长期案牍劳形确实不便,但这不代表你们就无法继续发光发热。”
  
  陆沉缓缓站起身来,看着二人说道:“朕准备另设一观政殿,任命几位观政殿学士,他们不可插手任何具体的朝政施行,亦无权干涉中枢和地方官府的运转,但是观政殿学士可以随时来找朕,直言朕、大秦所有官员和新政推行的不足之处,只要言之有物,朕决不见责。”
  
  两人这会已经领悟陆沉的用意,不由得露出讶异之色,几乎同时站了起来。
  
  陆沉微笑道:“薛相,承安郡公,可愿屈就观政殿学士?”
  
  秦正叹道:“陛下如此信重,臣岂敢不遵?”
  
  薛南亭考虑的时间则要更长一些,他知道陆沉这几年一直在尽力打造从上到下的监察体系,近一年来他在各地的见闻也能佐证这项国策的效果,但他确实有些不太理解,为何这位坐拥四海的天子还嫌不够,还要往自己身上加一些禁制?
  
  善于纳谏固然能够名留青史,可是从古到今又有几位帝王能够真心实意做到这一点?
  
  陆沉看出薛南亭的心思,坦然道:“四年前在卓园,朕对宁太后说过,于朕而言公心便是私心,私心便是公心,时至今日朕依旧如此想。关于过去的是是非非,朕委实不愿浪费唇舌多做解释,那便请二位在一旁看着盯着,朕究竟只是贪恋这张椅子,还是希望这人间能够变得更好一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不会饿死、冻死和活活病死。”
  
  这番话落入薛南亭耳中,仿若黄钟大吕经久不息。
  
  他怔怔地看着今年也才三十一岁的天子,望着那双清亮又坚定的眼睛,他心底深处的坚冰不由得开始融化。
  
  再联想到这将近一年在各地的经历,亲眼所见那些淳朴百姓脸上生动的笑容,薛南亭沧桑的眼中终于浮现一抹笑意,朝着陆沉躬身一礼,道:“老臣领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